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维修保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维修保养

【beat365最新官方网站】老教授灾后重建研讨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6-21 点击量:703
本文摘要:张一粟雷姝彦中国绿色时报6月19日报道“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工业、农业,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包括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

张一粟雷姝彦中国绿色时报6月19日报道“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工业、农业,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包括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但是,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生态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的重建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搞不好会贻误后代。林业在四川地震灾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建生态体系,必须把林业的重建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贺庆棠教授的开场白,林业老专家四川灾后重建问题研讨会进入了主题。6月6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的灾后重建研讨会是中国老教授协会林业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

组织者精心策划,不但请来了众多学识造诣深厚、深入过西南林区、对西南林业颇有研究的老专家,还请来了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的领导,大家围绕如何搞好地震灾区生态重建,道出了各自的观点。川南的许多山岭肖文发教授都爬过,他的退耕还林试验点就选在那里。担任中国林科院森环所所长的肖文发对震区山地的情况是再熟悉不过了。

他在发言中强烈呼吁,林业在灾区重建中应有所作为。他说,林业在地震灾区生态体系以至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千万不能以传统的林业观念去评价灾区的林业。

目前,地震对林业的影响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大熊猫上,地震对植被、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还来不及清理。灾区山地滑坡泥石流有6000多处,地震区山上已面目全非,地震对生态环境影响如何,有哪些物种会消失……地震对林业的惨重损失要尽快评估,作出规划。川西山区6月、7月正是雨季,地震破坏了植被,减少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灾区要特别注意山洪暴发。专门搞森林水文研究的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马雪华的焦急担忧溢于言表。地震区是世界上植物最丰富的温带地区,这里有享誉中外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宝贵的生物基因库”,然而,大地震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深入调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受伤与死亡情况还不明……林业要尽快启动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满脸严肃言辞急切。

地震灾区当务之急不是盖房子,更重要的问题是要提供人们能生存下来的生态环境,让人有“立锥之地”。编写过大学林业造林学讲义西南高山林区造林章节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九龄深深感叹:川西林区是发展林业最好的地带,他推荐山毛豆、任豆树是震区植被恢复的最好树种。一些被邀请而因故不能到会的老专家、老教授托人转来了他们的书面发言。

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在他的书面发言中强调,地震灾区除了全力在生活、社会经济上重建家园外,植被重建也是一项从未有过的巨大任务。他认为,震区山体结构随时都会因新的滑坡、泥石流而发生变化,加之地震范围广,植被恢复只能依靠自然恢复,逐步使之稳定。

原国家林业局规划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周昌祥的林业重建书面意见亦是强调地震山区目前不宜急忙开展大规模人工造林,首先是封山育林,主要靠自然修复。待地震灾区稍稳定后,要开展必要的调查科考,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变化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礼先的书面发言专门论述了灾后重建如何避开泥石流危险区,他以他多次考察岷江滑坡与泥石流的切身经历,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应对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具体方法。中国老年报原副总编辑谢联辉搞过多年的林业报道,对林业很懂行,他说,地震灾区要整体规划、整体建设,要考虑整个岷江流域的安定与和谐。森林生态系统在灾区重建中具有重要地位。

国务院农林政策研究中心原顾问石山用山东菏泽林茂粮丰的例子,说明了林业的重要性。他说,林业搞不好,整个生存都要成问题。时钟过了12点,会场还是一片热烈。许多老教授意犹未尽,争相发言,大家为灾区献计献策的情怀尽显其中。

作为会议主持人的贺庆棠教授遗憾地打住大家,作起了总结发言: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会议,灾后生态重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切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请来了最有发言权的资深学者专家,大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思路与建议。我们将起草有关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规划的建议书,上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央有关部门。


本文关键词:beat365最新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beat365最新官方网站-www.fhkfzz.com